找到相关内容282篇,用时2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心法

    唯是现量;散位独头,即独散意识和梦中意识,通比量和。因为散位独头,名有分别,故决非现量。五俱意识,诸处据多分说唯是现量,据实而论,应说通于三,以五俱意识亦有妄执故。  (七)末那识:末那是梵语,...依,别为总所包。包二为一,以总摄别,自相即摄持因果二相为自体故。”“若这样说来,自相应是假有了?”答:“这却不然。若有条然的因果两相合为自相,刖自相可成假有;这因果相即第八识自体上的别义,故假有。”...

    正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5748289.html
  • 佛门研究漫言

    种种差别所惑,故人一切境而了无一法可得,心地依然清明透彻,寂照无碍。  佛法研究者,不可以得,如思维变态、头脑昏掉、知识支离、心境杂陈,如此人佛者,尽是妄见,发言立论则害人无量。  学佛法者不可以...佛性的门与窗,是圣人垂示一乘三乘的真径。佛法是可思议的一见处立见,佛法又是不可思议的一知见离知。佛法即文字而离文字,即众生而众生。唯有了彻万有,始会佛法;唯有脱尽分别,方得正眼。佛法者,岂非迈人佛性的...

    宋智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11260897.html
  • 佛教的心理学

    错误的经验,直接地去认识事物,就属于正现量;如果我们不是凭直觉,而是掺杂了错误的经验去认识事物,这就属于了。所以说现量的能力仅仅停留在直觉上。前五识因为它们有限的能力,因此只起一种观察世间的作用。   2、意识   意识是我们人的第六识,它在我们的精神领域里面表现最为活跃。通常哲学上所说的意识,类似于我们佛教所讲的这种意识。意识与前五识不一样,它在认识的能力方面具备有三:现量、比量和。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32463005.html
  • 略论似现量——评法尊与吕澄《集论》译本中的一处差异

    的介绍中,被称为,与似比量(也被称为)一样,都属错误认识。但在因明学专著中,似比量指错误的推理,属错误认识;似现量的成分则较复杂,不能一概而论。以似现量中的“世俗智”为例,法尊说:“故此等心就...彼体故,亦似现量。比量及彼果智,皆分别先前所受故,亦现量。”  在此段解释的最后部分出现了“比量及彼果智”,似乎是解释颂中的“此及所生”,但笔者思考后觉得,从语法与教理上说,“此及所生”还可作不同...

    林国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94238611.html
  • 物理与唯识

    第七末那识对质量、第八识对能量。由第七识、性惟无记,如质量,它与物体的形色状相无关,唯恒审思量执持为用,七识的这种特 征与质量相类。且七识为前六识的依止,质量在动量和坐标的表示中也是相类的地位...若非唯识性,相无定相,其缘起则无因自成了,若无因自成缘起义也就不成立了。在佛学中,能缘之有现量比量,如能量是现量,速度是比量,质量是非,而这些在物理学中都没有自体,只是式子而已,比如能量它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2049795.html
  • 分析“八识心王”的实际功用

    “逼附境体”,显现知境之自相。第二叫“比量”,是指于不现在前的境上,藉已知境类比度量而正知之。第三是“”,是指谬误之,于境上“可现知明白而照,又可比拟推度而知”,无境体可量度而起心。在八识中,前五识与第八识,只有一个“现量”;第七识只有一个“”;第六识通具三。  现在再论心识的功能,就比较清楚了。前五识在境上,运作本是“现量”、是离分别名相的“自性分别”、“无异分别”,是于境...

    释宏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82854151.html
  • 《相宗络索》内容提要

    前,不经亲证,根据正确的事理,由推测得来的真知识,如见灯而知有火,见所作而知无常,均为比量。三,这是不正确的知识,如风撼绳动,见彼为蛇,沙漠鹿渴,见阳焰为水,为似现量,根据不真,论证不当,所得出的错误见解,名似比量,似现似比,总名。  在能认识既分三,在所认识亦有三境:一性境,客观现实的事理,不随能缘的心而改变,现量所证名为性境。二带质境,一切错误无外境,而所见真,如见绳为蛇,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5663806.html
  • 研究生考试唯识试题

    ,是捨名不捨体,在下列四位中的____,便能捨去其赖耶之名。 ⑴、胜解行位 ⑵、通达位 ⑶、修习位 ⑷、究竞位 8、三藏十二部是属于____ ⑴、现量 ⑵、比量 ⑶、 ⑷、圣言 9、...究竞位   8、三藏十二部是属于【⑷】   ⑴、现量 ⑵、比量 ⑶、 ⑷、圣言   9、唯识熏习义之所熏四义中的【⑶】,说明了无为法中之真如法,不能作所熏。   ⑴、坚住性 ⑵、无记性 ⑶...

    智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00068620.html
  • 唯识学的第三次译传

    开,不能说现量里有所取能取、所缘能缘,不能分出见相分那才叫现量。在上说也没有见分跟相分,错误的相分没有,错误的见分也没有。所以从前六识来说,无法有见分相分的分别,兔子头上的两个耳朵不能分作两个,前...分合成,具所能缘,无无穷过,离,唯识理成。是故契经伽他中说:‘众生心二性,内外一切分,所取能取缠,见种种差别。’此颂意说,众生心性二分合成,若内若外皆有所取能取缠缚,见有种种,或,或现、...

    韩镜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1569066.html
  • 论颂(一)

      由因未和合,比知其果者,有余、无能故,如由身比贪。  唯异品未见,而见其总果,因智是似,如语比贪等。  唯异品不见,即无错误,容有错误故,如比釜饭熟。  若唯以不见,便说遮止者,此是疑因故,说...由何减,余亦由自性。  故有事为境,比量为二种,果、自性。由彼,定属所立故。  觉为先转故,彼性不可得,即说彼不转,说不得为:  论时无关系,诸义超诸根,由无因,彼等,不得故,岂无?  定有无果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02638037.html